内容页搜索

1960年,北厍初级中学的学制为3年,按照《中学暂行规程(草案)》开设课程。初一开设的课程有汉语、文学、算术、中国历史、自然地理、植物、卫生常识、体育、音乐、图画;初二有汉语、文学、代数、几何、物理、中国历史、世界地理、植物、动物、体育、音乐、图画;初三有汉语、文学、代数、几何、物理、化学、中国地理、政治常识、体育、图画等课程。

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学制缩短,课程简单化。初中动植物改为农业基础知识,高中物理、化学改为工业基础知识,工农业基础知识以“三机一泵”(拖拉机、柴油机、电动机,水泵)和三麦、水稻、棉花等为教学内容。语文增加毛主席著作、马列著作和应用文的内容。数学突出农业会计、珠算、土地测量等内容。初中音乐、美术曾改为革命文艺,体育改为军体。

1971年春始,实行初中2年、高中2年的“二二”分段学制。

1978年秋,北厍公社中学开始实行3年学制。1982年秋,北厍公社中学招收高一新生时,学制改为3年。

1986年,各校执行《江苏省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(试行草案)》,初中各年级均开设政治、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体育、音乐、美术、劳动技术等课程。初一、初二开设历史、地理、生物,初二、初三开设物理,初三开设化学、生理卫生。初一每周总课时32节,初二、初三33节,每节课一般为45分钟。高中开设政治、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、历史、地理、生物、体育、时政、劳技等12门必修课,高二、高三增设选修课(社会实践活动)。每周按6天安排教学,高一每周总课时32节,高二、高三29节。

1991年,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执行调整后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。教学计划由学科课程和活动两部分组成。学科课程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2种形式,活动包括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必修课开设政治、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历史、地理、体育、劳动技术共11门。选修课分2类:高一、高二开设单科性选修;高三开设分科性选修,分文科、理科、英语、艺术、体育、职业技术6类课程。

1993年起,初中执行国家教委的课程计划,开设思想政治、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历史、地理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体育、音乐、美术、劳动技术等13门课程。1994年起,开设健康教育课。

2001年,北厍中学开设信息技术课。2002年,历史、地理合并为历史与社会,音乐、美术合并为艺术,体育改为体育与健康。初一开设思想品德、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历史与社会、生物、体育与健康、艺术、综合实践等课程,初二起增设物理,初三增设化学。原来的思想政治、历史、地理、音乐、美术等课程不再开设。